简述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使用及维护?

简述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使用及维护?

联轴器与离合器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对固定式刚性联轴器更应注意。由于所联接两轴的相对位移在负载后还可能增大,故通常要求安装误差不大于许用补偿量的二分之一。 联轴器在工作后应检查两轴相对中情况,其相对位移不应大于许用补偿量。应定期检查传力零件是否有损坏,以便及时更换。有润滑要求的,要定期检查润滑情况。 对于转速较高的联轴器,要进行动平衡实验。 多片式摩擦离合器在工作时不应有打滑或分离不彻底现象。应经常检查作用在摩擦片上的压力是否足够;摩擦片磨损情况,回位弹簧是否灵敏;主、从动片之间的间隙应注意调正。 应定期检查离合器的操纵系统是否操作灵活,工作可靠。 制动器往往是机械设备中重要的安全装置,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应经常检查其工作状况,制动器全部传动系统的多做要灵敏,应按时注油润滑转动环节,合理调整弹簧弹力,合理调整松开状态时制动瓦块与制动轮的间隙。

联轴器不可以在运动时分离,离合器可以在运动时分离。

简述联轴器找正时的调整方法

联轴器找正时的调整方法: 联轴器找正在调整时,一般先调整轴向间隙,使两联轴器半联轴器平行,然后调整径向间隙,使联轴器两半联轴器同轴。为了准确快速的进行联轴器调整,应先经过如下的近似计算,以确定在主动机支脚下应加上或应减去的垫片厚度。 用来将不同机构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牢固地联接起来一同旋转,并传递运动和扭矩的机械部件。有时也用以联接轴与其他零件(如齿轮、带轮等)。 常由两半合成,分别用键或紧配合等联接,紧固在两轴端,再通过某种方式将两半联接起来。联轴器可兼有补偿两轴之间由于制造安装不精确、工作时的变形或热膨胀等原因所发生的偏移(包括轴向偏移、径向偏移、角偏移或综合偏移);以及缓和冲击、吸振。 扩展资料: 联轴器的可移性是指补偿两回转构件相对位移的能力。被连接构件间的制造和安装误差、运转中的温度变化和受载变形等因素,都对可移性提出了要求。可移性能补偿或缓解由于回转构件间的相对位移造成的轴、轴承、联轴器及其他零部件之间的附加载荷。 联轴器类型的选择选择联轴器类型时,应该考虑以下几项。 1、所需传递转矩的大小和性质,对缓冲、减振功能的要求以及是否可能发生共振等。 2、由制造和装配误差、轴受载和热膨胀变形以及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等引起两轴轴线的相对位移程度。 3、许用的外形尺寸和安装方法,为了便于装配、调整和维修所必需的操作空间。对于大型的联轴器,应能在轴不需要作轴向移动的条件下实现拆装。

联轴器找正时的调整方法: 联轴器找正在调整时,一般先调整轴向间隙,使两联轴器半联轴器平行,然后调整径向间隙,使联轴器两半联轴器同轴。为了准确快速的进行联轴器调整,应先经过如下的近似计算,以确定在主动机支脚下应加上或应减去的垫片厚度。 找正方法 (1)固定起重配件联轴器电机一侧外支脚,移动内支脚,直到电机与泵中心偏心线为零。为保证电机不任意活动,在固定电机一侧支脚后,另一侧要用顶丝顶住。 (2)固定联轴器内支脚,移动外支脚,使两中心线偏心为零。 (3)以上两种方法重复几次后,可使联轴器处于良好的对中状态。 起重配件联轴器找正是设备检修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找正原理虽简单,但实践性很强。在小型机泵上经常应用的找正方法有单表法、双表法及三表法等等。不论哪一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水平面内比垂直面内的找正容易出错,反复性强,耗时多,计算繁琐。 注意事项: 1、先使联轴器两半联轴器平行 为了要使两半联轴器平行,必须在主动机的支脚下加上厚度为一定厚度的垫片才能达到。此处的数值可以根据实际图纸上画有阴影线的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做出算式。 两个位置上测得的轴向间隙的差值联轴器的计算直径,主动机纵向两支脚间的距离,由于支脚垫高了,而支脚底下没有加垫,因此轴Ⅱ将会以支脚为支点发生很小的转动,这时两半联轴器的端面虽然平行了,但是主动轴上的半联轴器的中心却下降了。 2、再使联轴器两半联轴器同轴由于,即两半联轴器不同轴,其原有径向位移量,再加上在第一步找正时又使联轴器中心的径向位移量增加了。所以,为了要使两半联轴器同轴,必须在主动机的支脚下同时加上一定厚度的垫片。 由此可见,为了要使主动轴上的半联轴器和从动轴上的半联轴器轴线完全同轴,则必须在主动机的支脚底下加上厚度为的垫片,而在支脚底下加上厚度为: 主动机一般有四个支脚,故在加垫片时,主动机两个前支脚下应加同样厚度的垫片,而两个后支脚下也要加同样厚度的垫片。 全部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调整好后,必须满足下列条件:这表明主动机轴和从动机轴的中心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在调整联轴器之前先要调整好两联轴器端面之间的间隙,此间隙应大于轴的轴向窜动量。 扩展资料: 固定方式: 1.弹性联轴器定位螺丝固定:两个定位螺丝间隙90º对所固定的轴进行锁紧,传统的固定方式,由于螺丝的前端与轴心接触,可能会造成轴心的损伤或拆卸困难。 2.凌斯弹性联轴器夹紧螺丝固定:利用内六角螺栓拧紧的力量,使狭缝收缩,而将轴心紧紧夹持住。这种方式固定及拆卸方便,而且不会造成轴心的损坏,是一种很常用的固定方式。 3.弹性联轴器键槽型固定:适合高扭矩的传动,为防止轴向滑动,通常与定位螺丝固定和夹紧螺丝固定并用。 4.弹性联轴器D字孔固定:通常情况下,如果电机的轴是成D字型,如果定位螺丝无法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将联轴器的孔处理成对应电机轴大小的D型孔,配合定位螺丝固定。 5.胀紧套固定:通过拧紧凌斯联轴器端面的四颗定位螺丝压迫帐套方式胀紧固定,适用于一些扭力大的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联结固定,如胀套膜片联轴器、胀套梅花联轴器、胀套波纹管联轴器,胀套弹性联轴器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弹性联轴器

联轴器找正在调整时,应该先调整轴向间隙,使两联轴器半联轴器平行,然后调整径向间隙,使联轴器两半联轴器同轴。 调整方法: 1、固定起重配件联轴器电机一侧外支脚,移动内支脚,直到电机与泵中心偏心线为零。 为保证电机不任意活动,在固定电机一侧支脚后,另一侧要用顶丝顶住。 2、固定联轴器内支脚,移动外支脚,使两中心线偏心为零。 3、以上两种方法重复几次后,可使联轴器处于良好的对中状态。 在小型机泵上经常应用的找正方法有单表法、双表法及三表法等等。不论哪一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水平面内比垂直面内的找正容易出错,反复性强,耗时多,计算繁琐。 扩展资料: 联轴器性能: 1、可移性。联轴器的可移性是指补偿两回转构件相对位移的能力。被连接构件间的制造和安装误差、运转中的温度变化和受载变形等因素,都对可移性提出了要求。 2、缓冲性。对于经常负载起动或工作载荷变化的场合,联轴器中需具有起缓冲、减振作用的弹性元件,以保护原动机和工作机少受或不受损伤。 3、安全、可靠,具有足够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4、结构简单,装拆、维护方便。

联轴器找正时的调整方法简介: 联轴器的找正 凡通过联轴器对接的两个轴中心线不重合会使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产生振动、引起轴承温度升高、磨损,甚至引起整台设备剧烈振动,一些零部件的瞬间损坏,导致设备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故联轴器找正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最大可能减少两轴相错或相对倾斜过大所引起的振动和噪音。 2.避免轴与轴承间引起的附加径向载荷。 3.保证每根轴在工作中的轴向窜量不受到对方的阻碍。 联轴器的找正要求: 联轴器找正必须要达到两半联轴器是处于平行且同心的正确位置,这时两轴的中心线处于一条直线上。可以通过在电机和减速机的支脚下用加减垫片的方法来调整。 在现场的实际调整过程中不可能达到两个半联轴器的中心线绝对在同一轴线上,所以在联轴器的安装、调整过程中就必须确定一个误差范围。现把几种常用联轴器同轴度和端面间隙的调整标准进行整理。 联轴器找正的测量方法: 联轴器找正时主要测量其径向位移(或径向间隙)和角位移(或轴向间隙)。利用直尺和塞尺测量径向位移,利用平面规和楔形间隙规测量角位移。方法简单但精度不高,一般只用于不需要精确找正的粗糙低速机器。利用中心卡和百分表测量联轴器的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适用于需要精确找正中心的精密仪器和高速机器,操作方便,精度高,应用广泛。测量方法还有双表测量法、三表测量法(又称两点测量法)、五表测量法(又称四点测量法)和单表测量法。热镀锌线上的测量方式主要采用双表测量法。 万盛联轴器找正时的计算和调整 在调整时,一般先调整轴向间隙,使两半联轴器平行,然后调整径向间隙,使两半联轴器同轴。如图1 所示,Ⅰ为从动轴,Ⅱ为主动轴。这时s1>s3,a1>a3,即两半联轴器处于既有径向位移又有角位移的一种偏移情况。 先使两半联轴器平行。由图1(a)可知,为了要使两半联轴器平行,必须要在主动机的支脚2下加上厚度为xmm的垫片才能达到。此处x的数值可以利用图上画阴影的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算出。由x/L=b/D得x=bL/D 式中:b―在0°和180°两个位置上测得的轴向间隙的差值(b= s1-s3); D―联轴器的计算直径,mm; L―主动机纵向支脚间的距离,mm。 由于支脚2垫高了,而支脚1底下没有加垫,因此轴Ⅱ将会以支脚1 为支点发生很小的转动,这是两半联轴器的端面虽然平行了,但是主动轴上的半联轴器的中心却下降了y mm,如图1(b)所示。此处的y 值同样可以利用图上画有阴影线的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算出。 由y/l=x/L,x=bL/D 得y=xl/L=(bL/D)l/L=bl/D 式中:l―支脚1到半联轴器测量平面之间的距离,mm。 再使两联轴器同轴。由于a1>a3,即两半联轴器不同轴,其原有径向位移量(偏心距)为e=(a1- a3)/2,再加上第一步找正时又使联轴器中心的径向位移量增加了y (mm)。为了要使两半联轴器同轴,必须在主动机的支脚1和支脚2下同时加上厚度为y+e(mm)的垫片。由此可见,为了要使主动轴上的半联轴器和从动轴上的半联轴器轴线完全同轴,则必须在主动机的支脚1底下加上厚度为y+ e (mm)的垫片,而在支脚2 底下加上厚度为x+y+e (mm)的垫片,如图1 (c)所示。主动机一般有四个支脚,故在加垫片时,主动机两个前支脚下应加同样厚度的垫片,而两个后支脚下也要加同样厚度的垫片。如联轴器在90°、270°两个位置上所测得的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的数值也相差很大时,则可以将主动机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作适当的移动来调整。通常是采用锤击或千斤顶来调整主动机的水平位置。全部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调整好后,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a1=a2=a3=a4, s1=s2=s3=s4,、这表明主动机轴和从动机轴的中心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在调整联轴器之前先要调整好两联轴器端面之间的向隙,此间隙应大于轴的轴向窜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