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如何选择联轴器?

伺服电机如何选择联轴器?

伺服电机选择联轴器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安装时的对中精度如何;每种联轴器对应的对中偏差调节能力都不一样,例如,螺旋切缝联轴器最擅长角度纠偏且综合纠偏能力强,十字滑块联轴器最擅长纠正平行偏差且不会产生附加弯矩,单膜片联轴器无法纠正平行偏差,双膜片联轴器和波纹管联轴器能够纠正各种偏差,但对中偏差的大小比较小等 2. 伺服电机的负载状况。例如,转速,扭矩,扭转刚度要求等。不同的联轴器特点不一样,膜片联轴器和波纹管联轴器的扭转刚度大,转速也可以达到很高;螺旋切缝联轴器的扭转刚度略低,零背隙梅花型联轴器可吸收冲击和振动等 3. 环境要求。有些应用对于使用环境有很高要求,如高温,真空环境等,这些都会对联轴器提出很多特殊要求 4. 寿命和维护要求。这个主要与厂家的设计水平和加工工艺有关系,一分钱一分货。十字滑块联轴器和梅花联轴器在使用很长时间后,需要维护中间的弹性体,更换弹性体后,联轴器即可恢复原来的性能;波纹管联轴器、膜片联轴器以及螺旋切缝联轴器在对中偏差过大的情况下,长期使用造成的交变应力会使其直接断裂损坏。好的设计可使得产品的寿命极佳,对于注重减少售后维护成本的客户来说,选择高质量产品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而且对降低总成本。

选择联轴器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力矩、轴的相对位移、硬度、转速、尺寸等要求。要保证联轴器的正常运转,伺服联轴器关键性能要求必须很匹配才行。

膜片联轴器好些。 联轴器是起到保护伺服电机的作用,联轴器一般都是6-8个切缝,以此来对付低扭矩刚性问题。平行槽型虑及到了不减弱承受偏差能力的情况下使切缝变短,短的切缝使联轴器的扭矩刚度增强并交叠在一起,使其能承受相当大的扭矩。这种性能使它适用于轻负荷的应用,比如,伺服电机与丝杠的连接。同时这种性能也不是没有任何负面的作用的:随着切缝尺寸的增加,其轴承负荷也会加大,但大多数情况下,还能足够有效地保护轴承。 不过增加尺寸意味着增加承受平行偏差的能力。现在大多数的此系列联轴器是用铝做的,但是也有一些厂商提供设计用不锈钢生产。不锈钢联轴器除了耐腐蚀外,同时也增加了扭矩承受能力和刚度,有时能达到两倍于铝制同类产品。然而这种增加的扭矩和刚度也被增加的质量和惯性而抵消。很多时候负面影响也会超过其优点,这样使用户不得不去寻找其他形式的联轴器。在小型电机应用中很大比率的马达扭矩被用来克服联轴器的惯性,这将严重削弱系统的整体性能。 螺旋槽型有一条连续的多圈的长切缝,这使联轴器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很小的轴承负载。它可以承受各种偏差,最适合用于处理角向位移和轴向位移,但平行偏差的承受力较弱,因为要同时把螺旋槽在两不同的方向弯曲,会产生很大的内部压力,从而导致零件过早的损坏。尽管长螺旋槽型联轴器能在承受偏差情况下很容易地弯曲,但在扭力负载的下对联轴器的刚性也有同样的影响。扭力负载下过大的回转间隙会影响联轴器的精度并削弱其整体的性能。螺旋槽型联轴器是一种经济的选择,最适合用于低扭矩应用中,尤其在连接编码器和其他较轻的仪器中。

5、 怎样选择联轴器,分析高速级和低速级常用联轴器有何不同

低速级传递的转矩大,所以需要用刚性联轴器; 高速级因为转速快,受到振动的影响更大,所以需要用弹性联轴器

b万向联轴器

主要区别在联轴器的结构,和联轴器的尺寸

选择联轴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动力机的类别是选择联轴器品种的基本因素;动力机的功率是确定联轴器的规格大小的主要依据之一,与联轴器转矩成正比。动力机到工作之间通过一个或数个不同品种或不同型式、规格的联轴器将主、从动端起来,形成轴系传动系统。在机械传动中,动力机不外乎电动机、内燃机和汽轮机。由于动力机工作原理和结构的不同,其机械特性差别很大,有的运转平稳,有的运转时有冲击,对传动系统形成不等的影响。根据动力机的机械特性,应选取相应的动力机系数KW,选择适合于该系统的最佳联轴器。   传动系统的载荷类别是选择联轴器品种的基本依据。冲击、振动和转矩变化较大的工作载荷,应选择具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即弹性联轴器,以缓冲、减振、补偿轴线偏移,改善传动系统工作性能。启动频繁,、正反转、制动时的转矩是正常平衡工作时转矩的数倍,是超载工作,必然缩短联轴器弹性元件使用寿命,联轴器只允许短间超载,一般短时间载不得超过公称转矩的2~3倍,即[Tmax]≥2~3Tn。